保育保健
保育保健

手足口病防治科普知识

2015/10/29 8:59:03

信息内容

手足口病防治科普知识

 

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,4岁以下易得。夏秋之

交都有发病,9月是高峰期。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,大多数患儿发病时,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,手掌心、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(疹子周围可发红)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/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少数患儿病情较重,可并发脑炎、脑膜炎、心肌炎、肺炎等。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。

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、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。

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,讲究个人卫生:饭前便后、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;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的食物;居室要经常通风;要勤晒衣被。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和口腔黏膜有没有异常,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。

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,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。因此小儿患了手足口病,家长做好护理工作对患儿的康复和预后是非常重要的。

一、隔离消毒 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。患儿如病情不严重应留在家中,直到热度、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。一般需隔离2周。患儿用过的玩具、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处理。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。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。

二、室内通风患儿居室应定期开窗通风,有条件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。乳酸的用量,按每10平方米的空间2ml计算,加入适量水中,加热蒸发使乳酸细雾散于空气中。

  三、合理饮食 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,多饮温开水。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食欲不振,故饮食以清淡、可口、易消化,口腔有糜烂溃疡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饮食。

  四、口腔保健 应保持口腔清洁,预防细菌继发感染,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,口腔有糜烂者可涂金霉素、鱼肝油,以减轻疼痛,促使糜烂早日愈合。

  五、皮肤护理 对出现皮疹的患儿,衣被要清洁,衣着要宽松、柔软,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,防止抓破皮疹。臀部有皮疹的患儿,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,保持臀部清洁干燥。疱疹破裂者,局部可涂擦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,但不宜用含激素的药膏。

  六、防止高热 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,无需特殊处理,可让患儿多饮水。如体温超过38℃,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退热药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见热就退,影响患儿出疹,病毒内闭,使病情加重。

 

[←]秋季幼儿保健 [→]消防安全进学校,共筑平安防火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溧阳市科尔幼儿园    地址:溧阳市永盛家园小区内33 ICP11072391 公安机关备案号:32048102000196

联系人:黄园长 联系电话:0519-87030288、87030202  邮箱:73530181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