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育保健
保育保健

春季幼儿传染病预防知识

2012/4/1 14:27:26

信息内容

春季幼儿传染病预防知识

 

春暖花开,万物复苏,各种致病菌生长、繁殖加快,加上气候变化无常,早晚温差较大,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,因此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而为何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呢?
    1.
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,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。
    2.
幼儿上呼吸道功能不健全,特别容易受到侵害。
    3.
上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连,正常情况下,咽部有病毒、细菌等微生物寄生,当突然受凉、抵抗力低下时,局部组织极易受到细菌的侵害,引起炎症。
    4.
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。

 

为了提高家长朋友们对幼儿传染病的认识,保证幼儿健康,减少传染病的得病率,现介绍一些春季幼儿保健知识。家长加强传染病的防治意识,对维护幼儿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

1.流行性感冒: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,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。临床表现:发热、全身酸痛、咽痛、部分患者有流清涕、鼻塞、眼结膜充血等症状。预防措施:隔离病人,隔离期为1周。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公共集会,室内注意通风。

2.手足口病是受肠道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。临床表现:可先表现为咳嗽、流鼻涕、烦躁、哭闹,多数不发烧或有低烧,发病13天后,当红疹转为水疱后会传染给别人。本病的预防很重要,要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,做到饭前、便后洗手,对餐具、生活用品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。

3.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。染上此病后是不能到公共场所去的,以避免传染给别人,要在病愈后一周才好上学。切断传染源是防止继续传染最重要的办法。

4.红眼病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结膜炎。常在春夏季暴发流行。其特点是发病急、传染性强。临床表现:眼红、畏光、灼热感、眼皮肿痛流泪、分泌物增多,严重者会伴有头痛、发热、耳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。

5.水痘:由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。临床表现是低热,依次皮肤出现红色丘疹、泡疹、结痂,皮疹周围充血,成对出现,躯干分布较多。从发现水痘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期间都应该隔离。对密切接触的孩子应该检疫3周。

6、风疹: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染。潜伏期为1421天,发病初期有轻微的全身不适、发热、咽痛、流涕和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。风疹系病毒感染,目前尚无特效药物。

 

面对春季传染病,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,请各位家长共同配合,做好以下工作:

1.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不随地吐痰,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、餐具、毛巾、牙刷等物品。

2.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;保证充足睡眠,多喝水,多吃蔬菜水果,增加机体免疫能力,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。

3.注意饮食卫生,不随便吃路滩食物、不喝生水。

4.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兴趣班时,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。

5.在家做好教育工作以及防止传染病常识的宣传在家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多参加户外活动,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。

6.麻疹、流行性腮腺炎、流行性感冒、水痘、风疹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相应疫苗来预防,可带孩子到当地卫生院或疾控中心接种门诊接种。

7.可给幼儿连续口服板兰根一周以予预防。

8.每天早上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,特别是感冒发烧、咳嗽、头痛、乏力、出疹、嘴巴肿痛等现象,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,做到早发现,早诊断、早治疗。及时与班级老师取得联系,如确诊为传染病,切不可隐瞒。

9.根据规定,对发热(体温≥38),或≥37.5伴畏寒、咳嗽头痛、肌肉酸痛者,应及时离园就医并回家休息,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,不进入公共场所。热退5天后或根据医生建议,患者可恢复正常入园。这样孩子的身体彻底得到恢复,抵抗力也增强,不易反复。

10.如确认为传染病患者,则必须离园就医,病愈返园的条件是要有医院医务科出具的“传染病解除隔离证明单”方可正常入园,以确保其他幼儿的安全。

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职责,为了孩子的健康,请家长们能够仔细阅读这些内容,同时能将这些健康知识传授给孩子。我们相信在您的配合下,孩子们一定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

[←]手足口病绝大多数可自行痊愈 [→]孩子换牙时适当吃些硬食物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溧阳市科尔幼儿园    地址:溧阳市永盛家园小区内33 ICP11072391 公安机关备案号:32048102000196

联系人:黄园长 联系电话:0519-87030288、87030202  邮箱:735301811@qq.com